抑郁用药一文全了解|医生|治疗|抗抑郁|副作用|羟色胺|免疫性疾病

发布日期:2024-11-26 来源:PSM药盾公益

夜深了,点开了熟悉的“网抑云“,开启emo模式。Emo是抑郁症吗,其实不然,emo只是一阵心理波动,持续时间并不会太久。但抑郁症表现为更持久,更有强度且会影响正常学习生活状态的心情低落的状态。

图片

抑郁症,也称为抑郁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以持续性不可自我调节的心境低落、兴趣和快感丧失为主要特征。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情绪,还可能影响思维、行为甚至身体健康。

抑郁症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复杂情感障碍,其主要原因包括遗传倾向、大脑中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和多巴胺的不平衡、个性和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压力、重大生活事件的影响、慢性健康状况或激素变化、某些药物的使用,以及经历创伤性事件。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可能导致个体出现持续的低落情绪、兴趣丧失和活力减退等抑郁症状。

“三”个核心症状:心境低落、兴趣下降、快感缺失。

“六”个心理症状:思维迟缓、疲乏无力、孤独无助、自我价值下降、消极想法、缺乏信心。

“九”个生物学症状:早醒、睡眠过多、睡眠感缺失、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性欲减退、月经紊乱、身体不适、情绪昼夜波动。

抑郁症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症状,但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抗抑郁药物种类繁多,主要包括: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s)

作用机制: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突触间隙中的5-羟色胺水平,从而改善情绪。

代表药物: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

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SNRIs)

作用机制: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增加这两种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浓度。

代表药物:文拉法辛、度洛西汀。

三环类抗抑郁药(TCAs)

作用机制:阻断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的再摄取,同时也影响其他神经递质受体,如胆碱能和组胺受体。

代表药物:阿米替林、多塞平、氯丙咪嗪。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

作用机制:抑制单胺氧化酶的活性,减少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和多巴胺的降解,从而增加这些神经递质的水平。

代表药物:苯乙肼、异卡波肼。

选择性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NRIs)

作用机制:专门抑制去甲肾上腺素的再摄取,提高突触间隙中去甲肾上腺素的浓度。

代表药物:瑞波西汀。

多模式作用抗抑郁药

作用机制:通过多种机制起作用,包括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以及作为尼古丁乙酰胆碱受体的部分激动剂。

代表药物:安非他酮。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

作用机制:作为褪黑素受体的激动剂,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同时对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有影响。

代表药物:阿戈美拉汀。

镇静抗抑郁药

作用机制:通过增强α2-肾上腺素受体的拮抗作用和5-羟色胺系统的活性,具有镇静效果。

代表药物:米氮平。

个体化治疗:

由于不同患者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性别、症状类型和严重程度、伴随疾病等)选择合适的药物。

起始剂量:

通常从较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至治疗剂量,以减少副作用并提高耐受性。

足量足疗程:

抗抑郁药物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见效,通常需要连续服用4-6周。即使症状缓解,也应继续服用药物至少6个月以预防复发。

缓慢减药:

在停药时,应逐渐减少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可能导致的撤药症状。

监测疗效:

定期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必要时调整药物种类或剂量。

联合治疗:

对于难治性抑郁症,可能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以上的药物,或结合心理治疗。

抑郁症并不是不可战胜的。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方案是能够战胜抑郁症的。包括寻求专业医疗帮助、坚持药物治疗、参与心理治疗、调整生活方式、获得社会支持、练习自我关怀和积极心态,以及在必要时向亲友寻求帮助。最重要的是要正视抑郁症,积极寻求帮助,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它。

审稿专家: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金凤玲

作者: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 涂皓

  • 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