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所恶 慎而避之

脏腑在临床上可因六淫侵袭、七情所伤、饮食失节以及脏腑本虚等原因引起相关病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趋避引起脏腑病证的常见病因,对维护健康、减少疾病有积极意义。

时间:2021-12-3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黄帝内经》认为,脏腑养生是养生保健的重要内容。脏腑在临床上可因六淫侵袭、七情所伤、饮食失节以及脏腑本虚等原因引起相关病证。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趋避引起脏腑病证的常见病因,对维护健康、减少疾病有积极意义。

《素问·宣明五气篇》按照五行学说的理论,推演和归类出“五脏所恶”,提示五脏各自容易受到某一致病邪气的侵害,指出“心恶热,肺恶寒,肝恶风,脾恶湿,肾恶燥。是谓五恶”。这句话概述了五脏分别对热、寒、风、湿、燥五种邪气的耐受不同,所以说五脏所恶,慎而避之。

无论是预防还是调养五脏病证,在饮食、穿着、起居生活等方面,均应遵守相关禁忌,避免热、寒、风、湿、燥等邪气伤害五脏。以下介绍针对“五脏所恶”调配的五脏养生保健药膳,供大家选用。

心恶热

“心恶热”一方面是指心气旺盛于夏季,天人相应,因此夏季暑热天气最容易引起心火亢盛,出现身热头痛、心烦失眠、面赤口渴、舌质红赤、口舌生疮等不适;其次亦指心中阳热之气不能偏亢,如果心阳偏亢、心火亢盛,则易出现心烦失眠、面赤口渴、口舌生疮,甚则狂躁谵语等病证;另外也指心系疾病患者多有恶热的特点。

外感温热之邪,如夏季暑热病邪,可引动心火;过食辛辣食物、温补药食,也可助阳生火;七情不调,情志过极亦会生热化火,从而出现心烦、心悸、失眠、燥热、大便干结、口舌生疮等心火的不适或病证。

莲心甘草茶

做法:取莲子心2g、生甘草3g,以开水冲泡代茶饮,可频频添水,至味淡为止。

功效:本方为民间验方,具清心安神、泻火解毒之功。适用于心火偏盛所致烦躁不眠、眩晕头痛、手足心热、口舌生疮、尿赤便秘等病证的调治。亦适用于夏季气候炎热时出现情绪紧张、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者的调养。

银花绿豆粥

做法:取绿豆30g,煮至烂熟,再加入用纱布袋单包的金银花20g、生甘草3g,继续微沸10分钟,弃除纱布包,兑入少许冰糖水即可。

功效:本方源于《常见病验方选编》,具有清热祛暑、解毒消肿之功。适用于心火炽盛所致疮痈肿毒、心烦燥热,尤其适用于夏季易出现心烦口苦、疖肿疼痛者的调治。

肺恶寒

“肺恶寒”一方面是指肺脏在五脏之中与自然界关系最为直接,当外界气候寒冷,外寒侵袭,最易引起肺气失宣,出现鼻塞、流涕、喷嚏、咳嗽、恶寒、发热等不适或病证;另一方面是指年老体弱者脾肾阳虚、痰湿内停之时,若复感六淫寒邪,则寒邪易于引动痰湿上逆,形成寒水射肺的改变,出现形寒肢冷、气短咳喘、痰多清稀,甚则不能平卧、面肿肢浮等病证。

外感寒邪或过食寒凉冷饮都可引发肺寒。心、脾、肾阳气虚衰则虚寒内生,肺、脾、肾功能虚弱则寒饮停聚,内寒、内饮亦会损伤肺脏,由此出现恶寒、咳嗽、痰多质稀等肺寒病证。

生姜杷叶粥

做法:取生姜10g、炙枇杷叶6g加适量水煎汁,再加粳米100g煮粥,加少许盐即成。

功效:本方源于《圣济总录》,具解表散寒、化痰止咳、温肺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侵袭、肺胃受寒所致恶寒发热、头身疼痛、咳嗽咯痰、胃凉胃痛、呕吐腹泻等病证的调治。

款冬定喘茶

做法:取款冬花9g,放入保温杯之中,倒入沸水,加盖泡焖10分钟,加少许冰糖即可。

功效:本方具温肺化痰、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肺寒所致咳嗽气喘、痰多质稀、畏寒肢冷等病证的调治。

肝恶风

肝脏与自然界的风气相似,在五行两者均属木。此处的“风”主要指“内风”,也就是“肝风”,尤其是在肝肾阴虚的基础上,阴虚不制阳,水不涵木,肝阳过亢而化风,此时因肝风上扰,即会出现头晕目眩、肢体筋脉震颤抽搐等病证。其类似于自然界风邪致病,所以称“内风”,因此说“肝恶风”。

外感风邪,如春季风热偏盛可伤肝动风,而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肝血不足、血不养筋更易生风,从而出现头晕目眩、肢体拘挛抽搐、肌肉麻木震颤等肝风病证。

杞菊猪肝汤

做法:取猪肝500g洗净,切片,沸水焯去血污,与枸杞子15g、红枣20g以及适量姜片、葱段放入炖锅,炖煮15分钟左右。将熟时放入白菊花8g、玫瑰花2g,稍煮,加精盐调味即可。

功效:本方具滋补肝肾、补血益精、清肝明目之功。适用于春季风热眩晕,或肝肾精血不足、阴虚阳亢眩晕的调养。亦适用于高血压病症见眼花头昏、头痛目涩、腰膝酸软者,或因用眼过久造成视力疲劳、眼睛干涩者。

天麻蜂蜜茶

做法:取天麻6g,加水煎煮20分钟,再入绿茶3g,稍沸片刻取汁,调入适量蜂蜜化开即可。

功效:本方具滋阴潜阳、清热通便之功。适用于阴虚阳亢所致头目眩晕、头痛头胀、腰膝酸软、口干便结、口苦心烦等病证的调治。

脾恶湿

脾主运化水饮、水湿,所以当脾气虚衰,脾阳不足时,无法运化水饮,即会产生水湿。同时,自然界六淫的湿邪,也最易侵犯脾脏,困阻脾气、脾阳,影响脾胃运化水饮,产生水湿,出现身体困重、脘痞腹胀、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舌苔白腻,甚至肢体浮肿等症状。所以说“脾恶湿”。

外感湿邪,如长夏季节的桑拿天气往往会伤脾,而过食肥甘厚味、过度贪凉饮冷亦能化湿生痰,困遏脾气、脾阳。

莲子芡荷粥

做法:取干荷叶20g,切细,以水煎取浓汁约1500ml,去渣后与莲子60g、芡实60g、糯米50g同入砂锅,加水适量,以小火慢煮,待粥将熟时,加入冰糖,搅匀稍煮片刻即可,放稍凉,分2次温食。

功效:本方具健脾渗湿止泻、补肾固精止带、清心安神定志之功。适用于脾肾不足之人夏季出现食欲不振、胃腹胀满、大便泄泻、小便不利、心烦失眠等不适的调养,以及妇女白带较多、男子滑精遗精等的调治。

三豆苡仁粥

做法:取绿豆、赤小豆、黑豆及薏苡仁各10g,置锅中,加清水600ml左右,用小火煮20~30分钟,晾凉,连豆带汤一起食用。

功效:本方为民间验方,具健脾益气、利湿清热之功。适用于夏季尤其是夏秋交接的长夏季节出现肢体困乏、胸闷脘痞、食欲不振、大便稀溏者以及低热不退、汗出不畅者的调治。

肾恶燥

肾为水脏,主藏精,主津液。自然界六淫燥邪除易伤害肺脏之外,亦易于伤害肾脏。同时,人体本身精液、津液损伤,亦会产生类似于燥邪伤肾的病证。因此说“肾恶燥”。

外感燥邪,如秋季燥邪伤肺,久病失治,可致肾燥;各种感染性、传染性疾病后期,热邪、毒邪稽留亦易伤肾;房事不节更可耗伤肾水,进而出现腰膝酸软、耳鸣耳聋、形体消瘦、咽干口燥、尿少便结等肾燥病证。

防燥桑葚茶

做法:取桑葚、锁阳各20g放入杯中,冲入沸水,加盖静置15~20分钟,加适量蜂蜜,搅匀饮用。

功效:本方具滋阴养血、补肾益精之功。适用于肾之精津不足所致形体消瘦、腰膝无力、大便燥结等病证的调治。

玉竹乌梅茶

做法:取玉竹、沙参、麦冬、石斛各9g与乌梅5枚,水煎代茶饮。

功效:本方具养阴润燥、生津止渴之功。适用于阴虚燥热所致消渴证及热病后期阴津损伤烦渴证,常见症状如口渴喜饮、消谷善饥、小便频数、形体消瘦,或低热、烦躁、心悸、虚烦不眠、口干、大便燥结。

  • 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