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膝关节疼痛警惕骨质疏松引发的骨挫伤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各类骨折,常见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肩部骨折等。因此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应重视的疾病。

时间:2021-10-1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专家简介:桑志成,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关节二科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全国首批中医药传承博士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西医结合专业博士生导师,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关节疾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门诊上来了一位坐轮椅的75岁老年女性患者:“医生,我前几天追公交车,跑了几步后左膝盖一下子疼起来了。刚开始是站着也疼,走多了也疼,吃了止疼药和营养关节药,又贴了膏药,但都不管用。现在膝盖疼得越来越厉害了,不光白天疼,晚上也疼得睡不好觉了,您快给瞧瞧吧!”

笔者对患者进行详细问诊及系统查体后,得知患者骨质疏松症已发病好几年。由于临床上老年骨关节患者膝关节疼痛并不一定是由膝骨关节病引起,而可能是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挫伤引发,因此笔者建议患者进行相关检查。果不其然,骨密度检查结果显示患者骨质疏松,膝关节核磁结果显示患者胫骨平台内侧骨髓水肿。由于微骨折即骨挫伤的影像一般表现为骨髓水肿,故确诊此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确由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挫伤引发。

骨质疏松是“罪魁祸首”

以上案例在骨关节科临床上并不少见。我们前期的一项研究显示:在中老年膝骨关节病患者中,伴有骨质疏松的患者更加容易引起骨挫伤,即导致膝关节骨小梁断裂、出血的微骨折。此外,骨质疏松患者在受到轻微外伤时,造成骨折或者隐匿性骨折的可能性也更大。

骨质疏松症宜早发现早治疗,否则在现有症状上还有可能造成进一步的损伤。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非常容易发生各类骨折,常见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髋部骨折、桡骨远端骨折、肩部骨折等。因此骨质疏松是中老年人应重视的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骨骼疾病,世卫组织将其定义为“以骨量低,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其特点就是骨头变得“又酥又脆”。

由于骨质疏松症的早期症状不太明显或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现往往已经出现骨折等情况,因此常被称为“静悄悄的杀手”。就像本案例中的老年患者,其发生骨挫伤的根本原因在于骨质疏松,骨的强度不能支撑其日常活动,导致了积累性损伤。

骨质疏松症一般分为两种:1.包括青(少)年特发性及老年退化性的原发性骨质疏松症;2.药物、内分泌、营养不良及肾源性等原因所继发的继发性骨质疏松症。门诊较常见的是老年退化性骨质疏松。老年性骨质疏松一般指70岁以后发生的骨质疏松。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明显增高,女性尤为突出。对于女性,骨质疏松一般发生在绝经后5~10年内。骨质疏松症的典型症状有骨与关节疼痛、肌力下降、脊柱侧弯、身高降低及骨折等。

中医认识及日常养护

中医一般将骨质疏松称为“骨痹”“骨痿”。关于肾与骨的关系,《黄帝内经》提出“肾主骨”“肾生骨髓”“肾气乃伤,高骨乃坏”的观点,也就是肾虚是骨质疏松发生的根本原因,骨之强弱是肾中精气盛衰的重要标志。

关于脾与四肢,《黄帝内经》认为“脾主四肢”“脾气虚则四肢不用”,若脾胃功能衰退则精血亏虚,精亏不能灌溉、血虚不能营养,则无以生髓养骨。

血瘀是骨质疏松的促进因素,中医讲祛瘀生新,瘀血不除,新血不生。可在骨质疏松治疗过程中辨证加入化瘀血的中药。

随着当今社会的老龄化,老年退变性疾病及骨质疏松症患病人群的比例也逐渐增加。预防骨质疏松首先要改善生活方式。可采取以下措施:1.增强营养,戒断不良嗜好,增加日照,合理锻炼,减少可致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2.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3.视情况采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在日常生活中要尽量依据骨质疏松的相关可控因素进行调节。

目前已经患有骨质疏松或风险较大的朋友们需重视自身健康,及早到医院就诊,争取早发现、早治疗,享受健康快乐的老年生活。




  • 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