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正气滴丸

藿香正气滴丸在临床应用时,抓住“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这一关键,往往疗效满意。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胸膈瞒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临床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时间:2021-11-22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经典古方“藿香正气散”在今天发展出了好几种中成药剂型。现今很多人将藿香正气类药物当成治疗中暑的专用药,实际上这种认识并不全面。中医认为,中暑分为阴暑与阳暑,藿香正气类药物治的是“阴暑”。除了阴暑,藿香正气类药物还可治疗很多其他常见病。

药方来源

中成药藿香正气滴丸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藿香正气散,原文组方为:“大腹皮、白芷、紫苏、茯苓(去皮)各一两,半夏曲、白术、陈皮(去白)、厚朴(去粗皮,姜汁炙)、苦桔梗各二两,藿香(去土)三两,炙甘草二两半。”原文中记载其服法为:“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同煎至七分,热服。如欲出汗,衣被盖,再煎并服。”服法中的姜、枣亦属于组方的一部分。

现代中成药藿香正气滴丸的成分是:苍术、陈皮、姜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生半夏、甘草浸膏、广藿香油、紫苏叶油。辅料为:聚乙二醇、薄膜包衣预混剂。现代中成药藿香正气滴丸比《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的原方少了白术一味。

组方功效

原方中重用藿香解表化浊、化湿和中为君。紫苏、白芷辛香发散、外解风寒兼化湿浊;半夏、厚朴燥湿和胃、降逆止呕;此二组助藿香解表化湿,共为臣药。桔梗、陈皮、大腹皮此三味舒畅三焦气机,以助解表化湿;加上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和中止泻,此四味共为佐药。姜、枣、草健脾和胃、调和诸药性,并为佐使药。全方诸药相合,共奏解表化湿、理气和中之功,使风寒得解、湿浊得化、气机调畅、清升浊降,诸症自除。

本方制方严谨、配伍精当、疗效确切,配伍特点有二:一是表里双解,既有辛温解表药以发散风寒,又有苦温化湿药燥湿理气和中;二是扶正祛邪,既疏散表寒、化湿祛邪,又健脾补中以扶正。

临床用途

藿香正气滴丸在临床应用时,抓住“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这一关键,往往疗效满意。症见恶寒发热,头疼,胸膈瞒闷,脘腹疼痛,恶心呕吐,肠鸣泄泻。临床以恶寒发热、上吐下泻、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

除阴暑外,藿香正气滴丸还可用于胃肠型冒,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或呕吐、肢体酸软等,伴上呼吸道感染,严重时出现发热。舌质淡,舌苔白腻或白润。

藿香正气类药物对寒湿所致的呕吐、腹泻均有治疗作用。婴幼儿发生寒泻或寒呕时,可用艾绒浸泡藿香正气水敷脐,外盖保鲜膜,每日换药1次。但要注意的是,湿热霍乱之吐泻,非本方所宜。

藿香正气类药物中的液体剂型不仅可用于内服,还可外用治痱子。建议选择藿香正气水,既可直接外搽患处,也可每次用2~3支兑入热水中洗澡,见效很快。

随着工艺和设备的改进,藿香正气类药物现有片剂、软胶囊、口服液、颗粒、滴丸和水丸等多种剂型,可根据个人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但要注意的是,藿香正气水中因含有酒精,故不适宜婴幼儿服用,也不适于成年人开车前服用。


  • 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