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24-12-01 来源:PSM药盾公益
麝香是我国本土出产,极为名贵的一种动物性天然香药为雄麝腺囊的分泌物,有特殊的香气。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里已经有了“麝”字,《山海经》也有关于麝鹿的记载。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麝如小麋,脐有香。”
自古以来,麝香就是名贵药材,现存最早的本草典籍《神农本草经》即记载麝香为“上药”:"麝香,味辛温,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痫痉,去三虫,久服除邪,不梦寤魇寐,生川谷。”
《太平御览》卷九百八十一注引:“《本草经》曰:‘麝香,味辛辟恶杀鬼精,生中台山也’;《秦嘉与妇书》曰:‘今奉麝香一斤,可以辟恶气’;嵇康《养生论》曰:‘麝食栢而香。’”这些说明汉代、三国时期,人们对于麝香的性状己经比较了解,并懂得使用麝香。
《唐本草》对麝香的产地、作用以及如何获取麝香作了介绍“麝香生中台川谷,及雍州、益州有之。陶隐居云:形类麞,常食柏叶及噉蛇。”
宋代苏颂《本草图经》对麝香的产地以及如何获取麝香作了更为详细的介绍,并指出了麝香质量的真伪杂劣和品第。
唐慎微《证类本草》对麝香的性味、药用价值及治疗作用作了记载:“麝香,味辛,温,无毒,主辟恶气、杀鬼精物、温疟蛊毒、癎痓,去三虫。”
到了明代,《本草纲目》中详细论述了麝香的药理作用,如通诸窍、开经络、透肌骨、解酒毒、消瓜果食积等,并指出麝香对于中风、中气、中恶、痰厥、积聚症瘕等疾病的治疗作用。
清朝的《本草述钩元》认为,麝香走窜迅速,为开窍的第一要药,无论寒闭还是热闭皆可使用。另外,历代本草文献记载,麝香的性温,味辛,在清代时曾有味苦辛的记载,但是在近代据考证其味辛,归心、肝、脾经。
《本草经疏》记载麝香,其“其香芳烈,为通关利窍之上药”。麝香主要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作用的功效。麝香主要由大环酮类、多肽蛋白质类及甾体类化合物组成,其中大环酮类有挥发性特异香气,具有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多肽蛋白质类多为水溶性成分,表现为较强的抗炎活性,甾体类主要作用于生殖系统。麝香酮是大环酮类化合物的主要成分,也是麝香中香气的主要成分。2020版《中国药典》规定,麝香酮是麝香质量控制的指标,按干燥品计算,麝香中的麝香酮含量不得少于2%。
麝香作为醒神回苏之要药,有很强的开窍通闭作用,是治疗闭证神昏的首选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麝香用于“中风不省。用麝香二钱,研为末,加清油二两,和匀灌下,自苏。”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麝香主要通过:调控血脑屏障通透性、抗氧化应激损伤、抗细胞凋亡以及调节中枢神经递质等作用机制来保护中枢神经系统。麝香对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其中麝香对于缺血性卒中的药理作用引起广泛关注,缺血性脑卒中包括卒中后认知障碍及卒中后抑郁等,因此麝香对缺血性脑卒中造成的肢体功能障碍、认知障碍和情绪紊乱等方面的影响成为了当前的关注热点。
另外,虽然麝香味辛而性温,但在治疗中风闭证的临床应用中,无论热闭、寒闭均可运用。著名的治疗热闭神昏的开窍药凉开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治疗寒凝窍闭的温开一宝——苏合香丸,麝香均在各方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现代,源于安宫牛黄丸方的复方麝香注射液等,对脑出血、重型颅脑损伤、急性脑梗死等有较好的疗效。
麝香可行血中之瘀滞,开经络之壅遏,而具活血通经之效;另外,麝香辛香走窜,力达胞宫,有催生下胎之效。《本草纲目》中记载麝香用于“催生易产”,即“用麝香一钱,水研服,立下。又方:用麝香残、盐豉一两,烧红为末,以秤锤淬过一酒送服二钱即下,此方名“胜金散”。
现代研究发现,麝香具有抗心肌缺血的作用。国内学者对麝香保心丸治疗心绞痛患者做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西医治疗配合麝香保心丸能显著改善心肌血管内皮功能,长期服用麝香保心丸从而有效降低心绞痛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及发作时间;麝香及其复合制剂与西药配合使用,临床治疗疗效比单纯使用西药更显著。实验研究亦表明,麝香酮可显著延长冠脉结扎所致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存活时间,增加冠脉流量,降低肌酸激酶和LDH含量,对心肌缺血和心绞痛有明显作用;可通过减少血浆内皮素的释放,增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含量,提高心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从而改善心肌缺血,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现代研究发现麝香对子宫有明显兴奋作用,能够增强宫缩,尤其是对妊娠子宫更为敏感。麝香酮能明显增加子宫收缩的频率和强度,并有抗着床和抗早孕作用,且随着孕期的延长,抗孕作用更加显著。由于麝香有可能导致孕妇早产或流产。
麝香辛香行散,有活血散结、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治疗疮 痈肿痛等。现代研究发现,麝香在炎症的早期、中期及晚期都呈现出明显的抗炎能力和广泛的抗炎作用,且疗效显著。麝香中的麝香多肽、麝香酮等活性成分具有多靶点协同发挥广泛抗炎作用的特点,而其抗炎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抑制NF-κB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NLRP3炎症小体、细胞焦亡、中性粒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黏附等方面。
在现代临床应用方面,马应龙麝香痔疮栓、麝香海马追风膏、麝香乌龙丸、活络丸、麝香止痛贴膏等含麝香中成药制剂均有抗炎作用。而六神丸、小金丹、五味麝香丸通过抑制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等炎症因子发挥临床效果的报道较多。如:治疗咽喉诸症的六神丸,较多临床数据提示它对慢性咽炎、流行性感冒、急性期浆细胞性乳腺炎、急性支气管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阴道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疾病均有良好的应用价值;经典名方小金丹的现代制剂——小金胶囊,收载于2020版《中国药典》一部,临床上常与其他方剂合用或单独用于乳腺、甲状腺、前列腺疾病的治疗;临床研究发现小金胶囊联合左甲状腺素钠片治疗桥本氏甲状腺炎能有效改善甲状腺抗体与炎症因子水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麝香配木香、桃仁
麝香汤中麝香与木香、桃仁的配伍,特别适用于治疗心腹暴痛,其中麝香开心脉、祛瘀滞,木香行气止痛,桃仁活血化瘀,共同作用于心腹疼痛的治疗。如《圣济总录》中麝香汤:麝香(别研,每汤成旋下)、木香一两(锉),桃仁(去皮尖、双仁,麸炒)三十五枚,吴茱萸(水浸一宿,炒干)一两,槟榔(煨)三枚。上五味,除麝香、桃仁外,粗捣筛,入桃仁,再同和研匀。每服三钱七,水半盏,童子小便半盏,同煎至六分,去滓,入麝香末半钱七,搅匀温服,日二服。
麝香配肉桂
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通经、消肿止痛的作用,而肉桂则有温经散寒、助阳止痛的功效。两者合用,可以增强活血调经、温经止痛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治疗因寒凝或血瘀导致的死胎不下等症状。如《张氏医通》中香桂散:麝香(半钱,别研)、官桂(三钱,为末)上件和匀,只作一服,温酒调服,须臾,如手推下。
麝香配香附
香附能疏肝理气,调经止痛,对于气滞血瘀引起的乳房胀痛、月经不调等症有良好效果。麝香则以其开窍醒神、活血通经的作用,与香附配伍,可以增强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特别适用于治疗乳痈等痈肿症状。如《医学心悟》的香附饼:香附(细末)一两,麝香二分。上二昧研匀,以蒲公英二两,煎酒去渣,以酒调药。热敷患处。
麝香配红花、桃仁、川芎
麝香与红花、桃仁、川芎等活血祛瘀药配伍,用于治疗经闭、癥瘕。这些药物均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与麝香配伍可以增强通经散结的效果。如《医林改错》的通窍活血汤:赤芍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三钱(研泥)、红花三钱、老葱三根(切碎)、鲜姜三钱(切碎)、红枣七个(去核)、麝香五厘(绢包),用黄酒半斤,将前七味煎一盅,去渣,将麝香入酒内,再煎二沸,临卧服。
麝香芳香开窍,牛黄清热解毒、熄风止痉。两者配伍,可以相互增强药效,麝香的开窍醒神作用与牛黄的清热解毒作用相辅相成。用于治疗热病、邪入心包、高热惊厥、神昏谵语等症状。如《温病条辨》的安宫牛黄丸:牛黄一两、郁金一两、犀角一两、黄连一两、朱砂一两、梅片二钱五分、麝香二钱五分、真珠五钱、山栀一两、雄黄一两、金箔衣、黄芩一两。上为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一钱,金箔为衣,蜡护。
历代医书将麝香以丸散来内服,也可以吹喉、搐鼻、点眼、调涂或入膏药中敷贴外用。2020版《中国药典》记载麝香“多用丸散用,外用适量”。
麝香临床剂型选择跟用药目的息息相关。若用于治疗急症,常采用散剂、酒剂灌服或鼻部滴入,《本草纲目》所载,用于治疗产妇虚弱难产的胜金散,是将麝香、盐豉以旧青布包裹,烧红成末后,随酒服下;《惠直堂经验方》中青金锭则是用井水磨化,用绵蘸药汁入鼻中,治疗痰厥牙关紧闭难以进药。若中风后遗症,此类药方需要久服,常采用丸、膏的剂型,如麝香天麻丸等。
另外,麝香的临床剂型选择亦与其本身性质相关。因麝香挥发性强,且多含多肽及蛋白质,加热易造成有效成分的丢失,从而减弱其功效,因此麝香最常用的入药方式为丸散丹剂。而对于麝香丸散的制备,《雷公炮制药性解》对研磨的器皿提出了要求,“凡使麝香勿近火日,磁钵中细研任用”,同样是因其中的大环酮、多肽及蛋白质类成分遇热不稳定,而须“麝香勿近火日”。麝香若用于膏剂或汤剂,常研磨后加入煎膏或用煎液兑服。《杂病广要》记载:“今只以醋炭熏之,既得涎离于心,渐渐苏省,当以生料五积散加麝香煎服之”。
在用药禁忌方面,《得配本草》记载“微研用。孕妇禁佩。风在肌肉者,用之反引邪入骨。阴盛阳虚,有升无降者,禁用。久带其香透关,令人成异疾”,表明麝香在使用 人群及病人体质方面有一定的禁忌。中医认为,麝香有耗气伤阳,夺血伤阴之弊,故气虚、血虚、气血两虚,婴幼儿及老年患者不宜长期服用。而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剂量使用麝香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故昏迷患者忌大剂量使用;麝香对妊娠子宫又较非妊娠子宫具有更为明显的子宫兴奋作用,而麝香酮还能明显增加子宫收缩,故孕妇内服、外用皆禁用。
麝香为中国传统四大名香(沉香、檀香、龙脑和麝香)之一,除作为药用,亦为中国传统香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香药。麝香作为“香”的使用,经历选药、制作、配方,除与中医理论有关,也与道家的养生及炼丹术、佛医密切相关。麝香的气息浓郁且经久不散,但并无“芳香”之感。若以微量麝香与其他香药搭配使用,则能使香气更为稳定持久,并能产生一种特殊的灵动感。如范晔《和香方·序》云:“麝本多忌,过分必害;沉实易和,盈斤无伤。”(《宋书·范晔传》)
而古代文人亦赋予了麝香这味香药,以诗意、禅意和灵性。如:陆游《烧香 》写 到 用麝香、沉香等和制熏香:“宝熏清夜起氤氲,寂寂中庭伴月痕。小斮海沉非弄水,旋开山麝取当门。蜜房割处春方半,花露收时日未暾。安得故人同晤语,一灯相对看云屯。”
传统方法取香须杀死麝,但产量较低,若继续以此方式使用天然麝香,必然会导致其自然物种的灭绝。因此,天然麝香资源保护迫在眉睫,保护手段有人工养殖(活体取香)、人工麝香(合成)等。我国市场上主要养殖及使用的为林麝、原麝及马麝麝香。
其中,林麝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湖北、贵州等地。体形小,身长70~80cm,肩高 50cm以下,其吻较短。全身呈橄榄褐色伴偏橙红色泽。体后部色最深,多为咖啡色或褐色。成年麝背部无明显斑纹,耳部颜色较暗淡,并呈褐黑色。下颌、喉咙处、颈下及中胸有界线明显的黄白或桔黄色区带,自喉直到前胸部有一棕褐色长斑在中央,双颊下往后各有一浅褐色且末端分叉的短纹,使橘黄色区切分的边缘在最前端有先一短纹、后一圆斑。四肢的下部先为灰偏棕色后为橄褐色。
活体取香技术
活体取香不伤麝体,取后再生,改变了获取天然麝香的落后方式,是实现天然麝香可持续利用最为积极有效的途径。
作者: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马尔康市科技局 李楠 凌霞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