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布日期:2025-03-03 来源:江西省九江市科学技术协会
女子上完公厕就感染
同行的丈夫几小时后突发高烧
近日,一男子称妻子上完公厕感染了诺如病毒。由于女厕排队,上了一个没有冲干净的坑位,没有戴口罩在里面呆了几分钟,出来后没一小时开始呕吐,上吐下泻,而同行的自己也几小时后开始发烧。
医生表示,一般情况下,公共卫生间便池里水主要可能有大肠杆菌、痢疾杆菌、链球菌、诺如病毒等,这些肠道致病菌主要传播方式是“粪口”传播。如果你的手接触了这些致病菌,又不注意手卫生直接吃东西,有可能造成粪口传播。

图片来源:微博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
是我国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季节
诺如病毒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
仅靠对症支持治疗
但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
被称为“已知传染性最强的病毒之一”
“最难防控的病毒之一”

那么
诺如病毒究竟是什么?
有哪些特征?
我们如何预防?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
诺如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的特点,人群普遍易感。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传播途径广泛,既可通过直接接触患者粪便、呕吐物等排泄物传播,也可通过间接接触被排泄物污染的物品、环境传播,还可通过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传播,由于病人呕吐和排便时可形成气溶胶,摄入气溶胶也可能感染。人群普遍易感,在托幼机构、学校、养老院等人群聚集场所中,极易引起暴发。

诺如病毒的发病以轻症为主,起病突然,以轻重不等的呕吐或腹泻为主要表现,可单有呕吐或腹泻,亦可先吐后泻。儿童以呕吐症状为主,腹泻为黄色稀水样便,可伴有低热、乏力、腹痛、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通常不会表现为重症,但可出现脱水。

呕吐和腹泻会导致人体大量电解质、水分丢失,因此感染诺如病毒后一定要充分补液,注意休息,应及时摄入糖盐水或使用补液盐。

①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食物蒸熟煮透,特别是一些海鲜水产类。瓜果蔬菜类食物要清洗干净。不吃隔夜的冷饭、冷菜,以防病原的侵入。不喝生水,饭前、便后、加工食物之前或手被污染后要彻底清洗双手。
②减少外出
在诺如病毒感染的高发期,小朋友们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的地方,确需外出时做好自身防护和手卫生。
③加强锻炼
锻炼能够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强身体对病毒的抵抗能力。
④做好个人防护
孩子呕吐、腹泻后,污染物品和场所要及时用含有效氯1000毫克/升的消毒液进行清洗和喷洒。在进行消毒处理时,家长也要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做好个人防护。家庭做好开窗通风。
⑤居家休息、隔离
孩子感染诺如病毒后,应居家休息,一般隔离至康复后3天再上幼儿园或上学。居家休息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同时也是对其他孩子的保护。
集体单位日常该如何防控
(一)加强集体单位传染病管理,做好疫情防控储备。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工厂、建筑工地、游轮等集体单位或场所是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疫情高发场所,应做到及时发现和规范管理病例。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做好学生健康管理,严格落实晨(午)检和因病缺勤登记查因等工作。企事业单位需要做好全体职工的健康监测、食堂和餐饮机构应加强因病缺勤统计工作,出现腹部不适的人员不能从事直接接触食物的工作。储备一定数量的漂白粉等含氯消毒剂和一次性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二)加强饮水和食品卫生的管理。
提供安全饮用水,加强学校用水管网维护,做好饮用水水质检测,确保供水安全。做好食品原料和加工环节的监管,注意生熟食分开存放,彻底煮熟煮透,处理时砧板、菜刀等厨房用具分开使用。
(三)加强厨工、保育员等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托幼机构和学校对厨工、保育员健康状况监测,出现腹泻、呕吐、恶心等肠道传染病相关症状时,应立即暂停工作,及时就医,杜绝带病上班。制作食物和配餐过程中正确佩戴口罩和做好手卫生。
(四)做好清洁消毒工作,科学规范处理呕吐物。
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机构等人群聚集场所容易出现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要按照《学校等重点场所诺如病毒感染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要求,做好重点场所消毒工作。对学校、托幼机构等公共场所定期清洁与通风;对重点部位(如门把手、楼梯扶手、水龙头等)进行定期清洁与消毒;规范处理呕吐物和粪便并做好清洁消毒工作。
(五)强化健康宣教。
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可借助健康教育课、广播、黑板报等多种形式宣传肠道传染病防控知识,提醒学生、教职工等人员在外就餐时注意食品卫生安全。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