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贴重在将人体深部的邪气拔出体外,是为缓则治本之法。三九贴重在疏散肌表风寒、截断外邪入里的趋势,是急则治标之法。
时间:2021-11-17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穴位贴敷疗法对缓解慢阻肺症状具有非常显著的优势,按照贴敷时间不同,常分为三伏贴、三九贴。三伏贴重在将人体深部的邪气拔出体外,是为缓则治本之法。三九贴重在疏散肌表风寒、截断外邪入里的趋势,是急则治标之法。
缓则治本
三伏贴:天阳足、顺势拔痰
三伏贴非常适用于慢阻肺、慢支、哮喘、肺气肿等呼吸道疾病,这类疾病每到冬天常急性加重,在北方风寒较重的地区发病率尤高。三伏贴是发泡疗法,属中医“八法”里的汗法。自然界夏天阳气旺盛,气机升腾开泄,人体内也是阳气驰张开泄的时刻,阳气最旺盛,阴邪最弱小,可利用逐痰的药物,协助阳气顺势将身体深部的痰饮从穴位处拔出体外,从而减轻秋冬季咳喘性疾病的症状,甚至达到不发病的目的。
慢阻肺和体内痰饮内伏有关系,痰饮为阴邪,阴邪旺于阴季,故而秋冬为重,随着天气暖和慢慢缓解。夏天病情大多处于缓解期,基于“冬病夏治”的原则,在三伏天使用贴敷疗法对于慢阻肺的症状缓解有显著作用。常用《张氏医通》预防冷哮的方子,贴敷后背部会出现灼热、疼痛、瘙痒,甚至发泡、留斑。
三伏贴的配方在各地区略有不同,均是在张氏配方的基础上因人因病进行加减。取穴常用肺俞、膏肓、百劳、大肠俞、定喘,以祛痰止咳、解痉平喘为主,再加脾俞、胃俞、足三里健脾化湿,杜绝生痰之源,三焦俞通行元气,代谢水湿。在三伏的每伏内各贴一次即可。
注意事项:1.做好知情同意。告知患者如果出现难以忍受的瘙痒烧灼感,可立刻去掉,清水擦拭干净即可。如出现水泡,用碘伏消毒,任其自愈即可,不必刺破。2.婴幼儿、孕妇,以及瘢痕体质、糖尿病血糖未得到合理控制、免疫缺陷等特殊情况者禁用。3.白芥子、大蒜、斑蝥等药具有较强的发泡作用,使用要谨慎。4.穴位敷贴期间应禁食生冷、海鲜、辛辣等刺激性食物,禁服含有甘草的药物。5.三伏贴本身属于发汗祛痰的治法,并非补法,所以体质虚弱者需减少药量,减少穴位,并缩短贴敷时间,避免发汗太多,加重虚弱。
急则治标
三九贴:疏风寒、截断邪路
“三九”是一年中最为寒冷的时期,风寒之邪最盛,慢阻肺常在此期间急性发作。此时采用穴位贴敷有急则治标的效果,能够辅助其他内治法发挥散寒解表、止咳化痰、解痉平喘等缓解症状的作用。假如三九时节慢阻肺并无急性加重,则并不建议采用三九贴预防,因为冬季自然界和人体的气机处于内收下降潜藏的状态,不宜违背天时使用发泡疗法。
三九贴配方同《张氏医通》中的三伏贴。此外,《理瀹骈文》中也记载了多个贴敷疗法治疗咳喘类疾病,可供制作三九贴时参考。
风寒外感是慢阻肺急性加重的诱因。若遇外感风寒的情况,必须及时疏散,勿使深入。穴取天突、肺俞、膻中、气海等。肾不纳气是慢阻肺病情严重的标志。吴师机对治此类疾病常用两类药物,一类是补肾纳气药,一类是补益气血药,通过后天气血化生先天精血,体现出辨证论治的特色。三九贴取穴常以天突、定喘、肺俞、膻中、气海、涌泉等为主,中病即止。
要注意的是,急性发作期穴位贴敷可以加强药物治疗效果,但不可替代药物内治。另外,急则治标不必局限于三九期间。目前三伏贴、三九贴的疗法大多以穴位刺激为主,辨证论治的特色尚不突出。今后应当将辨证论治融入穴位贴敷疗法,以期慢阻肺的治疗效果更加完美。
-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