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懂吃药吗?

同样的病,“千人一药”不可取

发布时间:2022-01-04 09:55:17  来源:羊城晚报

同样的病,为什么“千人一药”不可取?怎样才能真正做到“精准用药”?医务人员为您进行释疑。

常见病也需“精准用药”

医生介绍,在门诊中,最常见发生用药错误的,就是同时具有几种基础病的老年慢病人群。随着联合用药的种类、数量增多,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药物相关不良事件几率增加。

另外,老年慢病人群常认为自己的慢病很普遍,吃大多数人吃的药就行,甚至有不少未经医生诊断直接自己到药店买药服用的情况。其实,个体之间的差异很大,即便看起来是同一种病,同一种药也并非对每个患者都有效。千人一药仍是不可取的。目前,临床上大多数药物的治疗有效率20%~80%不等,这是由于基因差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有着天壤之别。部分患者在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或者无效,若没有得到及时处理,往往会延误病情,部分甚至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在医院的精准药学门诊,医生会运用药物基因组、血药浓度监测,指导患者药物选择、剂量调整进行个性化用药,包括肿瘤药物靶向治疗、老年慢性疾病治疗、癌痛疼痛治疗、抗感染治疗等一系列药物精准治疗方案制定。目前已有不少常见病治疗可纳入。例如对于房颤等心脏病患者,地高辛是常见的强心药,但是治疗窗很窄,临床使用中很容易发生毒性反应,需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调整体内药物浓度达到治疗药物浓度,并将药物疗效控制在有效范围之内,避免毒副反应发生。

吃药喝水有讲究

一般情况下,患者服药前,可先喝一口水湿润下咽喉部,服药时再饮用200~400毫升水,加速药物通过咽部、食道,进入胃,继而增加胃的排空速率,使药物更快到达小肠,加快药物吸收速度。不同的药物,喝水要求不同。

●需大量饮水的药物

对消化道有刺激的药物:服用时要加大送服的水量,以减轻对消化道的刺激,如四环素类抗菌药物、补铁剂等。

引起泌尿系统损伤的药:如喹诺酮、磺胺类、抗病毒药,代谢产物容易在尿中析出不溶性结晶,可引起泌尿系统损伤,出现结晶尿、血尿、尿痛等,大量饮水可增加尿量,使尿液中药物的浓度降低,避免析出结晶损害肾脏。

盐类泻下药、解热镇痛药:如硫酸镁和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感冒药,下泻或出汗丢失的水分需及时补充,防止水盐代谢紊乱。

胶囊类药物:胶囊容易黏附在胃壁上,溶化的药物不能均匀散开,导致局部浓度过高刺激胃黏膜。

此外,服用可能引起口干的药物(如阿托品、山莨菪碱等)后需要多喝水缓解口干;服用抗痛风药时,也应大量饮水,以降低黄嘌呤结石及肾内尿酸沉积的风险;服用排肾结石的药后,同样须大量饮水,以便冲洗尿道,稀释尿液,降低尿液中盐类的浓度和尿盐沉淀的风险。

●不宜立刻喝水或少量饮水的药物

抗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进入胃内后会变成无数不溶解的细小颗粒,像粉末一样覆盖在受损的胃黏膜表面,保护其免受胃酸侵蚀,服药后不宜马上喝水。如施林颗粒、硫糖铝等。

消化道黏膜保护剂:如蒙脱石散,具有较强吸附力,可均匀覆盖在整个肠腔表面,以吸附致病微生物。

此外,止咳糖浆比较黏稠,服用后药物可黏附在咽部,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从而起到消炎、止咳的作用,服用后也不宜马上喝水;苦味健胃剂复方龙胆酊是利用其苦味,反射性地促进胃液分泌来增进食欲,服用后也不宜立马喝水。

●不宜用热水送服的药物

维生素类:如维生素C、维生素B等,遇热后容易被氧化还原分解而失去药效。

助消化类:如胃蛋白酶合剂、胰蛋白酶、多酶片等。这些酶是一种活性蛋白质,遇热后会凝固变性。

活疫苗:像小儿麻痹症糖丸,含有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服用时应当用凉开水送服。水温过高,疫苗易被灭活,不能起到免疫机体、预防传染病的作用。

含活性菌类药:如复方乳酸菌营养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等,遇热后活性菌易被破坏。

●宜用淡盐水送服的药物

食盐也是一味中药,其味咸性寒,有清火、凉血、解毒的作用。因其味咸,可引药入肾,此外,又可利用盐的寒性,给肾阴虚、有虚火的病人清火。六味地黄丸、金锁固精丸、四神丸、黑锡丹、大补阴丸、左归丸、左磁丸、虎潜丸等,用淡盐水送服效果更佳。

特别提醒:茶水内含有大量的鞣质,矿泉水存在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这些容易和药品中的蛋白质、生物碱、金属离子等发生相互作用,降低药效。因此尽量避免用矿泉水或茶水服药。

  • 评论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