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茄科植物颠茄的干燥全草。颠茄原产于欧洲,后引入我国栽培,其药用价值在近代被逐步发掘,是临床常用的毒...

发布日期:2025-10-10 来源:PSM药盾公益

为茄科植物颠茄的干燥全草。颠茄原产于欧洲,后引入我国栽培,其药用价值在近代被逐步发掘,是临床常用的毒性中药,因含多种生物碱(如阿托品、东莨菪碱),需在专业医师指导下严格控制剂量使用,主要用于缓解平滑肌痉挛、镇痛等。
【形状特征】
茎带紫色,上部叉状分枝,幼枝被腺毛,后渐脱落;呈圆柱形,直径0.5-1.5cm,有纵皱纹及稀疏柔毛,质脆易折断,断面中空或有髓。
卵形、卵状椭圆形或椭圆形,两面沿叶脉被柔毛;叶柄长4厘米,幼时被腺毛。气微,味微苦、辛,有麻舌感。
花朵呈钟形,俯垂,花梗长2-3厘米,密被白色腺毛;花冠下部黄绿色,上部淡紫色,
果与种子
浆果球形,成熟时黑紫色,干后皱缩,内含多数种子。

【性味归经】
味辛、苦,性温,有毒,归心、肝、胃、肠经。
功能与药理作用
核心功效为解痉止痛、抑制腺体分泌,其作用依赖于所含生物碱
解痉止痛:
适用于胃肠道、胆道及泌尿道平滑肌痉挛引起的绞痛,能松弛痉挛的平滑肌,快速缓解疼痛,常用于胃痉挛、胆绞痛等急症。
颠茄草(制)1g + 延胡索10g + 香附10g,水煎服(颠茄草需后下,煎煮时间不超过10分钟),每日1剂,分2次服。解痉理气、止痛,适用于寒邪或气滞引起的胃部阵发性绞痛,需严格控制颠茄草用量,避免过量中毒。
抑制腺体分泌:
可减少唾液、胃液、汗腺等腺体分泌,用于麻醉前给药(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治疗严重盗汗、流涎症等。
其他作用:
小剂量可改善微循环,大剂量(需严格控制)可用于治疗感染性休克引起的微循环障碍。
注意事项
1. 严格控制剂量:
颠茄草有毒,成人单日用量不可超过1.5g,过量易引发中毒,出现口干、面红、视物模糊、心跳加快、烦躁、抽搐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一旦出现中毒需立即停药并就医。
2. 禁忌人群:
青光眼(尤其是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禁用(易导致眼压急剧升高);前列腺增生、尿潴留患者禁用(会加重排尿困难);心动过速、重症肌无力患者禁用。
3. 慎用人群:
孕妇、哺乳期女性、儿童及老年人需在医师评估后慎用,肝肾功能不全者需调整剂量。
4. 用药规范:
必须在中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购买、增减剂量或延长用药时间;不宜与其他含抗胆碱成分的药物(如某些感冒药、抗过敏药)同用,避免药效叠加引发中毒。
5. 储存要求:
需单独存放,远离儿童及宠物,避免误服。
作者: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廖沙
审稿专家: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杨茹
仙桃市第一人民医院 主任药师 张玲
- 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