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文献
首页 文献 临床文献
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及短期预后评价
目的 分析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对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SICAS)患者脑血流灌注、认知功能及短期预后的影响。 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124例SICA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单纯组(60例,予以单纯药物治疗)和联合组(64例,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支架置入术)。治疗前、治疗第10天时,采用CT脑灌注成像分析局部脑血流速度(rCBF)、局部脑血容积(rCBV)、平均通过时间(MTr)。治疗前和治疗后3、14 d, 记录2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治疗后rCBF、rCBV均不同程度升高,MTr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治疗后, 2组CBF、rCBV、MT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2组MoCA评分均升高,且2组治疗后3、14 d MoCA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3、14 d, 2组NIHSS评分下降,且联合组NIHSS评分低于单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联合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单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药物治疗联合支架置入治疗SICAS能较好地改善脑血流和认知功能,提高神经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影像学表现为“脑桥半切征”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 探讨影像学表现为“脑桥半切征”的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病因及预后。 方法 收集影像学表现为“脑桥半切征”的11例急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病因以及预后。 结果 11例急性脑桥梗死患者核磁共振成像(MRI)形态学均表现为“脑桥半切征”。患者均为急性起病,平均年龄(72.64±8.26)岁,危险因素以高血压病、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为主。11例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病灶对侧肢体瘫痪和构音障碍,伴有对侧偏身感觉减退5例,中枢性面瘫8例,中枢性舌瘫7例,眩晕或头晕5例,眼震4例以及共济失调3例。11例患者出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为(4.91±2.54)分。所有患者MRI检查均显示病灶累及脑桥腹前内侧区,其中3例合并累及前外侧区。3例患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发现存在椎基底动脉重度狭窄或闭塞。 结论 “脑桥半切征”是急性脑桥梗死的一种特殊影像学征象,典型临床表现为突发起病的对侧肢体瘫痪、构音障碍及中枢性面瘫,可伴有眩晕和眼震等症状,其主要病因机制为基底动脉分支病变和大动脉闭塞性疾病,多数患者临床预后较好。
冠状动脉疾病差异基因富集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目的 采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探讨冠状动脉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挖掘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相关的关键基因。 方法 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下载GSE71226数据集,筛选冠状动脉疾病差异基因并进行富集分析; 对差异基因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筛选冠状动脉疾病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微小RNA(miRNAs)并构建调控网络; 根据基因的相关性,构建基因共表达模块,并计算模块基因与临床信息的相关性; 选取与临床表型显著相关的模块,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基因。 结果 经筛选,共获取冠状动脉疾病差异表达基因130个,富集于Hippo、流体剪切力与动脉粥样硬化、一磷酸腺苷依赖的蛋白激酶(AMPK)、Wnt、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NOD)样受体和白细胞介素17等信号通路上。富集分析显示, miR-503-3p、miR-3674、miR-5088-5p、miR-4486等miRNAs与冠状动脉疾病关系密切。根据基因表达的相关性,获取10个共表达模块,其中洋红色模块与冠状动脉疾病发病显著相关。经拓扑分析, BMP4和C3在网络中处于核心地位。 结论 冠状动脉疾病发病过程中基因表达存在显著差异,其病理过程涉及多靶点、多通路,可能受到多个miRNAs调控。BMP4和C3可能是冠状动脉疾病发病的关键基因。
初次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中经颅多普勒超声监测的经验总结
目的 总结初次开展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中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的经验与教训。 方法 回顾本院初次开展CEA术中TCD监测的方法,分析监测效果,总结经验与教训。 结果 本组共实施CEA术中TCD监测34例,监测失败2例(5.9%),均为消毒铺巾后TCD图像消失,其他32例均能及时向手术医师及麻醉师通报颅内血流情况。32例患者中,阻断颈内动脉后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下降超过50%者11例(34.4%); 开放颈内动脉后同侧大脑中动脉平均流速超过基础值1倍者1例(3.1%); 开放颈内动脉时TCD监测显示颅内微栓子事件者9例(28.1%)。 结论 术前做好个性化评估,术中妥善固定头架并做好实时监测记录,与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是确保初次开展CEA术中TCD监测顺利进行的关键。
基于App的疾病自我评估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于App的疾病自我评估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的影响。 方法 将风湿免疫科门诊就诊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9例纳入本研究,采用中心化随机分组并剔除失访者后最终纳入11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56例,对照组54例。实验组使用智能疾病管理系统(SSDM)进行疾病评估管理,对照组进行常规医疗随访。分别于基线期及24周后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比较2组患者病情活动度。 结果 经24周治疗后, 2组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关节疼痛数量、健康评估问卷(HAQ)评分、血沉改善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但2组简明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 基于App的疾病自我评估有利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病情控制,有利于患者关节功能改善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对患者疾病结局有积极意义。
基于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踝关节不稳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趋势
目的 探讨踝关节不稳研究领域的热点及未来研究趋势。 方法 分别检索Web of Science和中国知网2001年1月1日—2020年10月1日与踝关节不稳相关的研究文献,以其他格式和Refworks格式导出备用,通过CiteSpace软件转换后进行统计梳理。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对作者、机构、期刊来源、关键词、共被引5个方面进行可视化图谱及聚类分析。 结果 共纳入中文文献467篇,英文文献2 905篇,有782位作者被纳入,其中有40位作者发文量≥6篇; 图谱显示共有594所机构被纳入,其中39所机构发文量≥7篇; 核心关键词中以功能性踝关节不稳中心性最高。国内外发文量均有明显增长,研究围绕踝关节不稳的发病机制、诊断方法、康复锻炼等热点问题展开。 结论 国内外踝关节不稳领域的研究处于整体上升趋势,借助于CiteSpace软件分析可以更加简洁、直观地了解踝关节不稳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
老年视力障碍人群管控服务的研究进展
低视力已成为第3位导致老年人照护依赖的慢性疾病,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临床亟需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老年视力障碍人群管控服务策略。本文对老年视力障碍人群管控服务现状和管控措施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国老年视力障碍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 1 ... 10 11 12 13 14 ... 35 > 共 35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