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文献
首页 文献 临床文献
肝硬化晚期肝性脑病的饮食管理文献汇总分析
目的 检索、整合、评价肝硬化晚期肝性脑病的饮食护理管理最佳证据,探讨肝硬化晚期肝性 脑病患者饮食护理管理的应用实践方法。方法 计算机检索美国指南网(NGC)、NICE 指南网、苏格兰校 际指南网、新西兰临床实践指南网、JBI 循证数据库、国际指南协作网、Cochrane 图书馆、ClinicalKey 数据库、Joanna Briggs Institute 循证卫生保健中心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EBSCO 数据库、 Pubmed、Cochrane Library、BMJ Best Practice 中有关肝硬化晚期肝性脑病患者饮食干预的相关证据 , 涉及临床指南、专家共识、证据总结、系统评价及与证据密切相关的原始研究等。结果 共纳入 10 篇文献, 其中指南 2 篇、系统评价 8 篇。从肝性脑病患者进餐频率、能量需求、营养风险评估、食物种类的选择、 其他营养摄入建议 5 个方面共总结 9 条最佳证据。结论 本研究总结了肝硬化晚期肝性脑病患者饮食护 理管理的最佳证据,为肝硬化晚期肝性脑病患者饮食护理管理的临床实践提供循证支持。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患者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水平的影响
探讨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对重症颅脑损伤后意识障碍(DOC)患者神经电生理及脑脊液兴奋性氨基酸(EAA)水平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2月三河市燕郊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重症颅脑损伤后DO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rTMS假刺激4周,治疗组采用rTMS刺激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改良后昏迷恢复量表(CRS-R)评分、脑电图(EEG)分级、上肢体感诱发电位(SSEP)分级、谷氨酸(ASP)及门冬氨酸(GLU)水平。 结果 2组治疗后GCS、CRS-R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治疗组治疗后GCS、CRS-R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组治疗后EEG较治疗前改变,且治疗组治疗后EEG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SSEP均较治疗前改变,且治疗组治疗后SSEP改变较对照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GLU、AS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治疗后GLU、AS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高频rTMS应用于重症颅脑损伤后DOC患者可改善神经电生理活动和昏迷状态,降低脑脊液EAA水平。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对颅内缺血性改变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特征的评估价值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对颅内缺血性改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特征的评估价值。 方法 回顾性选取颅内缺血性改变且行颈动脉MSCTA检查的患者40例并纳入研究组,同时将同期未发生颅内缺血性改变且行MSCTA检查的患者40例纳入对照组。比较2组颈动脉狭窄程度、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斑块形态、斑块内溃疡、环形征阳性率、颈动脉重构率等,统计研究组预后不良发生率,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颈动脉MSCTA检查结果独立评估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价值。 结果 研究组的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占比、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不规则型斑块率、溃疡型斑块率、环形征阳性率、颈动脉重构率均高于对照组,轻度狭窄及无狭窄患者占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研究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50%(11/40)。研究组中,预后良好患者与预后不良患者的MSCTA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MSCTA检查结果可独立有效评估患者的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结论 MSCTA可有效评估颅内缺血性改变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态特征和颈动脉狭窄程度,且MSCTA检查结果可独立评估患者预后不良发生风险。
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溶栓后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的相关性
分析血清缺血修饰白蛋白(IMA)、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水平与急性脑梗死(ACI)溶栓后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方法 将40例ACI溶栓后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患者和40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患者分别设为恢复不良组和恢复良好组。收集2组实验室检查资料、基线资料,分析血清IMA、MCP-1水平与ACI溶栓后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 结果 恢复不良组血清IMA、MCP-1水平高于恢复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CI患者血清IMA水平与MCP-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0, P < 0.001), 血清IMA、MCP-1水平过表达与ACI溶栓后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有关(OR > 1, P < 0.05)。血清IMA、MCP-1水平单独及联合预测ACI溶栓后恢复期神经功能恢复不良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均 > 0.80。 结论 ACI溶栓后恢复期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不良可能与IMA、MCP-1的过表达有关。
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水平变化及其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变化及其与认知功能的关系。 方法 选取伴有OSAHS的脑梗死患者52例(观察组)和单纯脑梗死患者50例(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的不同将观察组分为轻度组17例(合并有轻度OSAHS)和中重度组35例(合并有中重度OSAHS)。所有入组患者均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 记录AHI、夜间平均血氧饱和度(MSaO2)、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和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测定血清Hcy和CysC水平。 结果 观察组血清Hcy、CysC水平高于对照组, MMSE评分、MoC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中重度组血清Hcy、CysC水平高于轻度组, MMSE评分、MoCA评分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中重度组AHI高于轻度组, LSaO2、MSaO2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中,血清Hcy、CysC水平与MMSE评分、MoCA评分均呈负相关,血清Hcy、CysC水平与AHI呈正相关(P < 0.01); 血清Hcy、CysC水平与LSaO2、MSaO2呈负相关(P < 0.01)。 结论 伴有OSAHS的脑梗死患者血清Hcy、CysC水平升高与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有关。血清Hcy、CysC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OSAHS合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
高密度脂蛋白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分布的影响
目的 分析高密度脂蛋白(HDL)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外周血中免疫细胞分布的影响。 方法 纳入42例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均≤7 d。入院后治疗前均采集血标本,检测外周血中HDL的表达水平,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免疫细胞的百分比。根据HDL表达水平的不同将患者分为HDL < 1.0 mmol/L组(n=22)和HDL≥1.0 mmol/L组(n=20)。 结果 HDL < 1.0 mmol/L组外周血中CD3+T淋巴细胞、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比高于HDL≥1.0 mmol/L组,但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低于HDL≥1.0 mmol/L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患者外周血中单核细胞百分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在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中,较高水平的HDL常伴有低水平的CD3+、CD3+CD4+T淋巴细胞的募集,这种结果可能有利于减少缺血性卒中后的脑组织损伤。
年龄对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下罗库溴铵半数有效剂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年龄对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麻醉诱导下罗库溴铵半数有效剂量(ED50)的影响。 方法 选取择期行全身麻醉颌面外科手术的1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的不同分为A组51例(年龄18~40岁)、B组54例(年龄41~65岁)和C组55例(年龄66~79岁)。3组均采用序贯法给予罗库溴铵, A组、B组、C组起始剂量分别为0.348、0.290、0.242 mg/kg。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时点)、气管插管即刻(T1时点)、插管后1 min(T2时点)、插管后3 min(T3时点)和拔除插管即刻(T4时点)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 比较3组气管插管条件、诱导时间、起效时间、苏醒时间、苏醒后疼痛评分和不良反应,并计算罗库溴铵ED50和95%可信区间(95%CI)。 结果 3组患者气管插管条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同一时点的HR、Sp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B组、C组的MAP高于同一时点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诱导时间、起效时间均短于A组、B组,苏醒时间长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A组诱导时间、起效时间、苏醒时间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苏醒后疼痛程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组的ED50为0.267 mg/kg(95%CI为0.223~0.320), 分别低于A组、B组的0.321 mg/kg(95%CI为0.297~0.347)、0.314 mg/kg(95%CI为0.283~0.348),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A组、B组ED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3组患者术前、术中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年龄是丙泊酚复合依托咪酯诱导麻醉时影响罗库溴铵ED50的重要因素, 18~40岁、41~65岁和66~79岁患者的罗库溴铵气管插管ED50分别为0.321、0.314和0.267 mg/kg。
< 1 ... 9 10 11 12 13 ... 35 > 共 35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