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文献
首页 文献 临床文献
血清胱抑素C联合视黄醇结合蛋白检测在新生儿败血症继发肾损伤中的预测价值
目的 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视黄醇结合蛋白(RBP)联合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继发急性肾损伤(AKI)的预测价值。 方法 分析82例败血症足月新生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继发AKI分为AKI组(34例)和非AKI组(48例),并随机选取同期50例因母亲孕期异常入院但无器质性疾病的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评估3组血清CysC及RBP水平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分析CysC和RBP联合检测对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继发AKI的价值。 结果 AKI组血清CysC及RBP水平高于非AKI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非AKI组血清CysC及RB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KI 2期和3期患儿血清CysC及RBP水平高于1期患儿,合并症组高于无合并症组,预后不良组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血清CysC及RBP单独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后继发AKI的敏感度分别为82.4%、73.5%,特异度分别为70.8%、79.2%。2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8.2%、70.7%。 结论 新生儿败血症继发AKI时,血清CysC及RBP水平会升高,这两项指标在预测新生儿败血症继发AKI中具有较高的可靠性,联合检测两种标志物有助于提高对AKI的预测能力。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后Gleason分级升高的相关因素及预测列线图模型的建立
目的 分析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患者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P)后Gleason分级升高(GGU)的相关因素,并建立预测GGU的列线图模型。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并行RP治疗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根据RP后Gleason分级情况分为升高组(n=42)和非升高组(n=36),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GGU的相关因素,建立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 结果 本研究中RP后Gleason分级升高42例(53.8%),不变24例(30.8%),下降12例(15.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RP前内分泌治疗(OR=3.888,P=0.015)、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OR=1.185,P=0.036)、淋巴细胞(OR=0.271,P=0.027)与GGU相关。以上述因素构建预测列线图模型并进行内部验证,该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9(95% CI为0.677~0.881),C指数为0.657,平均绝对误差为2.0%。 结论 在前列腺穿刺活检Gleason分级≤4级的患者中,RP术前有内分泌治疗史、FPSA越高、淋巴细胞越低者,RP术后GGU的可能性越大。基于上述因素建立的预测列线图模型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肠道菌群失调与慢性肾脏疾病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摘要: 慢性肾疾病(CKD)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肾小球、肾小管和间质的损害以及肾功能的进行性降低,同时多伴有高血压、促红细胞生成素合成减少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并发症。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与CKD具有相关性:一方面,肠道微生物区系能够通过炎症、内分泌及神经通路影响CKD的发生和发展过程;另一方面,CKD也可显著改变肠道微生物区系组成和功能,并导致肠道菌群失调。这种相互作用表明肠道菌群失调可能是CKD潜在的治疗靶点。本研究对肠道菌群失调与CKD的相互作用关系以及恢复肠-肾轴功能的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甘露糖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摘要: 甘露糖是一种蛋白质糖基化单糖,分子式为C6H12O6,具有干扰葡萄糖代谢、抑制脂肪沉积、调节肠道菌群、参与免疫调节等作用。全面了解甘露糖治疗相关疾病的作用机制是拓展其临床应用的关键。本研究对近年来甘露糖在抗肿瘤、尿路感染、肥胖、糖尿病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探讨其作用机制与应用前景,以期为拓展甘露糖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B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机制及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是一种全身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以免疫介导的腺体受累导致眼干、口干为主要特征,可伴有疲劳、骨骼肌疼痛和其他全身症状。B淋巴细胞活化是pSS的一个主要特征,B细胞活化因子(BAFF)水平升高与疾病活动度、异位生发中心形成和血清自身抗体水平相关。目前针对pSS的治疗方法非常有限,基本为致力于改善干燥症状,故需逐渐探索与pSS相关的特异性免疫疗法。作者对改善病情抗风湿药(DMARDs)调节B细胞治疗pSS的现状进行综述并展望。
外泌体在脓毒症器官功能障碍中的研究进展
摘要: 外泌体是一种由活细胞分泌的纳米级膜性囊泡,包含核酸、蛋白质和脂质等活性分子,可以促进细胞间的信号传递。近期研究表明,脓毒症期间的外泌体中富含细胞因子和损伤相关模式分子(DAMPs),在促进炎症反应及介导脓毒症期间的器官功能障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外泌体在脓毒症中的调节机制以及在继发性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儿童脓毒症诊治研究进展
摘要: 脓毒症是全球范围内造成儿童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童脓毒症的病原学特点、临床表现及治疗手段与成人脓毒症不尽相同,故详细了解儿童脓毒症的特点有助于早期识别和集束化管理脓毒症,从而进一步改善脓毒症患儿的预后,降低病死率。
< 1 ... 25 26 27 28 29 ... 35 > 共 35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