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文献
首页 文献 临床文献
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肾性贫血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罗沙司他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难治性肾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选取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65例采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联合铁剂治疗肾性贫血不理想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n=33)与对照组(n=32)。试验组口服罗沙司他胶囊治疗,对照组注射rhEPO治疗,2组均口服铁剂,治疗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贫血指标[血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和铁代谢指标[转铁蛋白(TR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总铁结合力(TIBC)],并记录2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 治疗6周后,试验组Hb、Hct、TIBC、TR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TSAT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罗沙司他胶囊治疗维持性血透患者难治性肾性贫血的疗效优于rhEPO,且不良反应较少,口服便利,安全有效。
云南省保山地区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
目的 探讨云南省保山地区不同泌尿系结石成分的分布特征及可能形成的因素。 方法 收集1 710例泌尿系结石样本及患者的临床资料,使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对结石样本进行成分分析,比较不同结石成分在患者不同性别、部位和年龄的分布情况。 结果 1 710例患者中,单一成分结石(6种,1 153例)和混合成分结石(20种,557例)均以草酸钙为主。保山地区男性患者单一成分结石和草酸钙结石占比高于女性,女性患者碳酸磷灰石及磷酸铵镁结石占比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性别无水尿酸成分结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草酸钙在上尿路结石中较为常见,而无水尿酸、磷酸铵镁及尿酸铵结石在下尿路中更为多见(P < 0.05)。D-J管附着石壳中草酸钙结石占比低于上尿路结石,但磷酸铵镁结石占比高于上尿路结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6 67)。草酸钙结石多见于青壮年患者(31~45岁),而尿酸结石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常见于45岁左右患者,而碳酸磷灰石常见于30岁左右患者(P < 0.005)。 结论 云南省保山地区不同结石成分在不同性别、部位和年龄分布上有一定差异,且存在独特的分布特征。
1例误诊尿崩症的Gitelman综合征病例分析
Gitelman综合征(GS)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所致的失盐性肾小管疾病,以低钾性碱中毒、低镁血症、低钙尿症和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为主要表现。本研究报道了1例误诊尿崩症的GS患儿的诊治过程,同时通过文献复习的方式探讨GS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治疗及随访策略,并强调基因检测在本病诊断过程中的重要性。临床医师在工作中应提高对GS的认识水平,做到早期诊断并治疗GS。
基于CiteSpace软件的狼疮性肾炎相关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目的 基于CiteSpace软件对狼疮性肾炎相关文献进行可视化图谱分析。 方法 以“lupus nephritis”为主题,检索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设置为2011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应用CiteSpace软件对相关主题如作者、机构、国家、期刊等进行分析。 结果 共收集5 397篇文献,发文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发文期刊多为风湿、免疫及药理类专刊,发文量前10的期刊平均影响因子为3分;CHAIM PUTTERMAN及CHANDRA MOHAN是狼疮性肾炎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分别发表41篇;WEENING J J成为最有影响力的作者,共被引1 007次;文献多来自美国和中国,发文量分别为1 005、985篇;文献被引次数前6位分别为241、193、166、156、136、129次,研究方向集中在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及药物临床效果比较;关键词词频突现前5位分别为长期治疗、静滴环磷酰胺、硫唑嘌呤、补体及维持治疗。预测该领域的前沿热点是关于基础病理研究及药物临床效果的研究。 结论 狼疮性肾炎领域总体研究已趋于完善。中国与外国的研究合作关系欠紧密,应进一步深入研究狼疮性肾炎的分子机制,并不断开展临床实验和动物实验,从而逐步完善该领域的研究体系。
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8月南京鼓楼医院收治的209例PD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生存率及技术生存率,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11例PD患者治疗5年内行肾移植,根据透析龄将其余患者分为长期PD组110例(透析龄≥5年)和短期PD组88例(透析龄 < 5年),分析透析龄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9例PD患者1、3、5、8、10年累积生存率依次为97.5%、87.7%、72.0%、54.9%、37.0%,累积技术生存率依次为94.7%、83.8%、73.2%、52.7%、44.3%。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时年龄大、PD前尿量少、自费医疗、非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心血管疾病是PD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置管时年龄大、自费医疗、腹膜炎是技术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置管时年龄、PD前尿量、随访依从性是影响透析龄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年龄、随访依从性、PD前尿量是透析龄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加强随访管理、保护残余肾功能有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延长透析时间。
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IL)/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信号通路的影响。 方法 选择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观察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前后纯音听阈、中文版慢性耳病调查量表(CCES)评分、IL-33、sST2、核因子-κB(NF-κB)、IL-5、干扰素(INF)-γ和IL-13水平变化。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纯音听阈和CCE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IL-33、sST2、NF-κB、IL-5、INF-γ和IL-13水平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观察组纯音听阈和CCES评分高于对照组,IL-33、sST2、NF-κB、IL-5、INF-γ和IL-13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通气散联合二陈汤加减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疗效显著,能促进听力恢复,减少机体炎症介质释放,可能与调节IL-33/sST2信号通路有关。
采用机械通气的老年肺部感染呼吸衰竭患者多重耐药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年患者采用机械通气的多重耐药情况及相关因素。 方法 将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年患者265例纳入研究。139例无多重耐药者为常规组,126例出现多重耐药者为研究组。整理2组一般资料和耐药菌检查结果,分析研究组危险因素。 结果 本研究共检出277株病原菌,研究组144株,常规组133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研究组为46.93%,常规组为31.05%)。铜绿假单胞菌、鲍氏不动杆菌以及肺炎克雷伯菌均表现出多重耐药性,且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最高。年龄>70岁、有气管切开插管史、机械通气时间≥7 d均是多重耐药的危险因素(P < 0.05)。 结论 年龄>70岁、有气管切开插管史、机械通气≥7 d均是肺部感染呼吸衰竭老年患者机械通气后发生多重耐药的重要危险因素,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适合的抗菌药物,合理控制药物剂量,以降低多重耐药的发生率。
< 1 ... 27 28 29 30 31 ... 35 > 共 35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