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文献
首页 文献 临床文献
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在病原菌鉴定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技术(MALDI-TOF MS)在快速鉴定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应用价值,并分析MALDI-TOF MS方法鉴定病原菌的准确性。 方法 收集321例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进行血培养,微生物室细菌培养结果均为阳性。从血培养阳性瓶中取病原菌至分离胶促凝管中,应用MALDI-TOF MS对富集的病原菌进行菌种鉴定。同时,对血培养瓶中的阳性标本进行常规培养,获得的纯菌落采用VITEK 2 COMPACT微生物分析系统进行检测,并将MALDI-TOF MS检测结果与VITEK 2 COMPACT结果进行对比。若检测结果有差异,则进一步进行基因测序法予以确定。 结果 321例阳性血培养标本中共分离出180株革兰阴性杆菌,MALDI-TOF MS鉴定准确率为97.78%,无鉴定错误,但4株无鉴定结果;分离出的141株革兰阳性菌中,主要以革兰阳性球菌为主,MALDI-TOF MS鉴定准确率为84.39%,1株蜡样芽胞杆菌误鉴定为大肠埃希菌,出现了菌属水平鉴定错误,其余为种类鉴定错误。 结论 与传统血培养及生化鉴定比较,MALDI-TOF MS在血流感染中的鉴定符合率较高,且鉴定方法简便、迅速。
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最低抑菌浓度的关系
目的 探讨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突变与氟喹诺酮类药物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的关系。 方法 收集640例痰结核分枝杆菌阳性临床分离株,用探针熔解曲线法筛选gyrA基因耐药决定区突变株,对其gyrA基因耐药决定区进行测序,并检测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及加替沙星对不同突变位点菌株的MIC,分析其差异。 结果 探针熔解曲线法筛选出gyrA突变株共45株(7.03%),其中90位点突变15株(33.33%)、94位点突变26株(57.78%)、91位点突变4株(8.89%)。90位点突变菌株中,氧氟沙星高水平耐药2株,左氧氟沙星无耐药,莫西沙星低水平耐药3株、高水平耐药2株,加替沙星高水平耐药3株;91位点突变菌株中,氧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无耐药,莫西沙星高水平耐药2株,加替沙星高水平耐药1株;94位点突变菌株中,氧氟沙星低水平耐药4株、高水平耐药7株,左氧氟沙星低水平耐药7株,莫西沙星低水平耐药2株、高水平耐药13株,加替沙星低水平耐药3株、高水平耐药14株。除左氧氟沙星外,90位点突变菌株对其他3种药物易出现高水平耐药;91位点突变菌株对莫西沙星易出现高水平耐药;94位点突变菌株对莫西沙星、加替沙星多为高水平耐药,其中天冬氨酸(Asp)→天冬酰胺(Asn)和Asp→甘氨酸(Gly)突变类型的菌株更易出现。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gyrA基因突变类型与氟喹诺酮类药物MIC相关,可为临床用药提供重要参考。
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目的 分析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建立定量列线图预测模型。 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3所幼儿园2 208例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标准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结果 2 208例学龄前儿童共诊断出反复呼吸道感染522例(23.6%),上呼吸道感染265例(12.0%),下呼吸道感染397例(18.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哮喘、过敏史、初次使用抗生素年龄 < 6个月、母乳喂养时间 < 6个月和母亲体质量指数(BMI)值每增加3 kg/m2是反复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哮喘、过敏史、初次使用抗生素年龄 < 6个月和母亲BMI值每增加3 kg/m2是上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P < 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列线图预测反复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65、0.833和0.841(P < 0.05)。 结论 学龄前儿童有较高的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哮喘、过敏史、初次使用抗生素年龄 < 6个月、母乳喂养时间 < 6个月和母亲BMI值每增加3 kg/m2是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定量列线图模型可以较好指导医师早期识别高危儿童,并进行早期干预。
川崎病患儿急性期免疫及炎症相关指标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分析川崎病(KD)患儿急性期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05例急性期KD患儿临床资料(KD组),并选取同期入院体检的11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KD组患儿入院后均经免疫球蛋白(IVIG)治疗,比较KD组与对照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GDF-15、SAA水平差异。以发病3个月后冠状动脉损伤(CAL)情况为依据,将患儿分为CAL组和非CAL组,比较2组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GDF-15、SAA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上述指标对KD患儿CAL发生的预测价值。 结果 KD组治疗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GDF-15、SAA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KD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KD组发病初期CAL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发病3个月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CAL组(n=31)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GDF-15、SAA水平均高于非CAL组(n=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ROC曲线分析发现,治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GDF-15、SAA水平对KD患儿CAL均具有较高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AUC)=0.632、0.846、0.775,P < 0.05],其截断值为78.60%、1 655.39 ng/mL、795.41 mg/L,且3项联合检测的预后预测价值最高(AUC=0.908,P < 0.05)。 结论 中性粒细胞表面CD64、GDF-15、SAA可能参与KD急性期病情进展,治疗前水平能预测KD患儿发病3个月后CAL情况。
动态监测血清相关指标对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预测价值
目的 分析动态监测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血清降钙素原(PCT)、可溶性髓样细胞表达的激发受体-1(sTREM-1)及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RP/ALB)的变化对肺部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手术治疗的19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监测并记录术后1、3、5 d的血清PCT、CRP、ALB、sTREM-1及CRP/ALB水平,记录患者术后肺部感染情况。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相关指标对肺部感染的早期预测价值。 结果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发生肺部感染者76例(38.78%),感染发生时间为术后6~13 d,中位数为7 d。无肺部感染组术后3、5 d血清PCT、sTREM-1及CRP/ALB低于肺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肺部感染组术后5 d血清ALB低于无肺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机械通气时间、术后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术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PACHE Ⅱ)以及术后5 d血清PCT、sTREM-1及CRP/ALB是术后肺部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 < 0.05)。ROC曲线显示,单独检测时,术后5 d血清CRP/ALB预测肺部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值、约登指数、特异度最高,sTREM-1预测的敏感度最高;联合检测的AUC、约登指数、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单独检测。肺部感染诊断时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修正(ASS)评分均与术后5 d PCT、sTREM-1、CRP/ALB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 < 0.05)。 结论 术后5 d血清PCT、sTREM-1及CRP/ALB水平均可作为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肺部感染早期预测的有效依据,而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更高,更有利于早期对肺部感染程度及病情进展的评估。
入重症监护室时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患者急性肾损伤发生的预测价值
目的 对前瞻性FINNAKI研究进行二次分析,探讨入重症监护室(ICU)时血乳酸水平对脓毒症患者12 h后急性肾损伤(AKI)发生的预测价值。 方法 选取FINNAKI队列研究数据中刚入ICU时未合并AKI的409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血乳酸三分位数法将其分为低乳酸组、中乳酸组和高乳酸组,比较3组患者12 h后AKI发生率和肾脏替代治疗(RRT)应用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血乳酸水平对AKI发生和应用RRT的预测价值,绘制相应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UC)。 结果 低乳酸组、中乳酸组和高乳酸组患者12 h后的AKI发生率分别为21.21%、33.58%和49.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调整变量后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乳酸每升高1 mmol/L,脓毒症患者AKI发生风险提高23%(P=0.001)。高乳酸组患者发生AKI的风险是低乳酸组的2.31倍(P=0.010)。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入ICU时血乳酸水平预测脓毒症患者12 h后发生AKI的AUC为0.66(95% CI为0.60~0.72),预测脓毒症AKI患者应用RRT的AUC为0.70(95% CI为0.60~0.80)。 结论 入ICU时血乳酸水平具有预测脓毒症患者发生AKI和应用RRT的价值。
468例泌尿道感染患儿临床特点分析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段小儿泌尿道感染的临床特点、致病菌分布及影像学检查情况。 方法 选取468例泌尿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婴儿组(1个月~1岁)、幼儿组(>1~3岁)及儿童组(>3岁),分析3组的临床资料。 结果 小儿泌尿道感染以婴幼儿多见,婴儿组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患儿比率为52.15%,高于幼儿组(17.27%)及儿童组(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儿童组中尿路刺激征患儿比率为63.37%,高于婴儿组(8.60%)及幼儿组(4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婴儿组中合并泌尿系发育异常者比率为32.80%,与幼儿组(21.82%)及儿童组(17.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468例患儿中段尿培养检出病原菌共105例(22.43%),其中革兰阴性菌71例(67.62%),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1例(29.52%),其中以屎肠球菌为主。 结论 婴儿泌尿道感染患儿以男童多见,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多以发热为临床表现,局部症状不明显,应注意尿常规检查。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童泌尿道感染比率逐渐升高,临床以尿路刺激症状为主要表现的患儿比率也逐渐上升。泌尿道感染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大肠埃希菌占比最高,而革兰阳性菌中屎肠球菌的检出率也相对较高。
< 1 ... 24 25 26 27 28 ... 35 > 共 35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