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文献
首页 文献 临床文献
甲状腺乳头状癌与体质量指数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与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及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662例PTC患者(PTC组)和842例甲状腺良性结节(BTN)患者(BTN组)的临床资料,比较2组年龄、性别、BMI和甲状腺功能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危险因素,并比较2组不同年龄患者的BMI水平差异。 结果 PTC组年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水平低于BTN组,男性占比、BMI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B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低年龄、男性、高TSH、低FT3、高BMI是PTC的危险因素。≤ 40岁患者中,PTC组肥胖者占比高于BT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PTC患者BMI偏高,提示肥胖可能与PTC发病相关。男性、低年龄、高BMI、低FT3、高TSH是PTC的危险因素。40岁及以下PTC患者的肥胖率高于BTN患者。
加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卵巢囊肿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效果
目的 观察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在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接受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治疗的8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号单双数分为对照组(单数者)44例和ERAS组(双数者)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ERAS组采用ERAS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尿管拔除时间、初次下床活动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 ERAS组尿管拔出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初次下床活动时间均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2组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妇科腹腔镜卵巢囊肿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ERAS护理干预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加速术后康复。
1972—2020年75例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患者资料的汇聚分析
目的 汇聚分析原发性肝鳞状细胞癌(PLSCC)患者的临床资料,为PLSCC的诊治提供参考。 方法 在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中检索截至2020年10月的PLSCC相关报道,收集有随访信息的病例资料进行汇聚分析。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67篇文献中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为1.59:1,年龄18~83岁,平均57.2岁。大部分患者因腹痛入院,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24例患者仅接受手术治疗,16例患者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等非手术治疗,16例患者接受综合治疗(手术治疗联合非手术治疗),19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75例患者中,50例死亡,其中33例于半年内死亡。患者总体平均生存时间为(17.73±4.0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6个月,半年、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49.5%、32.5%和16.3%。4种治疗方式中,综合治疗是最利于改善患者预后的治疗方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数量、肿瘤最大径、治疗方法和角化程度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P < 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治疗方式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 < 0.05)。2003-2020年报告病例的预后优于1972-2002年报告病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结论 PLSCC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在患者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应尽可能选用积极的治疗措施。
胃肠间质瘤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基因外显子突变谱与临床病理学特征分析
目的 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中c-kit、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A(PDGFRA)基因突变类型、特点及其与GIST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方法 收集288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和肿瘤组织标本,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直接测序法检测c-kit(外显子9、11、13、17)与PDGFRA基因(外显子12、18)的突变状态,分析其突变类型、突变位点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 结果 288例GIST患者中,原发性突变型244例(84.72%),继发性耐药突变型10例(3.47%),野生型34例(11.81%)。244例原发性突变型GIST患者中,c-kit基因突变231例(外显子9、11、13、17突变分别为25、189、7、10例),PDGFRA基因突变13例(外显子12、18突变分别为3、10例)。189例c-kit基因外显子11突变中,缺失突变111例(58.73%)、点突变65例(34.39%)、重复突变3例(1.59%)、插入突变4例(2.12%)、混合突变6例(3.17%);外显子11突变热点区域为557~560位密码子。突变位点与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象计数有关(P < 0.05);突变类型与患者年龄、肿瘤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核分裂像计数、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分级有关(P < 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大于60岁、缺失突变、c-kit外显子11突变的GIST患者,其改良NIH危险分级风险分别增高2.060(95% CI为1.066~3.980)、3.264(95% CI为1.628~6.545)、3.819(95% CI为1.585~9.205)倍。 结论 GIST中c-kit和PDGFRA基因突变率高且突变类型位点多样,与GIST患者临床病理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为GIST全程化管理提供参考。
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基因扩增状态与蛋白表达的比较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蛋白表达和基因扩增的一致性及临床意义,并分析HER2基因扩增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方法 采用全自动免疫组化(IHC)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的方法,分别检测101例乳腺浸润性癌患者的蛋白表达及基因扩增状态。分析2种不同检测方法结果的差异,并揭示其临床意义。 结果 101例浸润性乳腺癌中,IHC显示HER2蛋白1例为(-),6例为(+),81例为(),13例为()。FISH显示HER2基因无扩增为75例,HER2基因有不同程度的扩增为26例。HER2蛋白(-)的1例及(+)的6例HER2基因均无扩增,HER2蛋白()的81例中HER2基因扩增的有14例,HER2蛋白()的13例中HER2基因扩增的有12例。101例中FISH检测共发现9例17号染色体多体。FISH和IHC 2种检测方法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FISH结果与患者的年龄相关(P < 0.05),与肿瘤组织学分级、肿瘤最大径、Ki67表达及患者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均无相关性(P>0.05)。 结论 IHC与FISH具有较高的一致性,IHC染色强度和基因扩增状态成正相关,IHC可作为临床使用赫赛汀的初筛方法,应联合应用FISH检测来确定临床用药及判断患者预后情况。
新型鼻饲用具专利技术装置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新型鼻饲用具装置在重症脑卒中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行肠内营养的重症脑卒中患者2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式放置鼻饲用具,观察组采用新型鼻饲装置。比较2组消化道症状、大便培养阳性率、鼻饲用注射器掉落患者比率、非计划更换鼻饲用注射器患者比率、鼻饲用注射器细菌污染情况。 结果 2组腹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大便培养阳性患者占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鼻饲注射器掉落及非计划更换鼻饲注射器患者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使用注射器48、72 h后,对照组鼻饲注射器细菌检出阳性率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或P < 0.01)。观察组鼻饲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新型鼻饲用具固定架能够减少注射器细菌的滋生,降低患者腹泻的发生率,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乳腺纤维瘤病的X线、磁共振影像表现及特征
目的 分析乳腺纤维瘤病(BF)的X线、磁共振(MR)影像表现及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且术前均行X线、MR检查的15例BF患者的资料,包括病灶部位、X线和MR形态特征及强化特点、血流动力学特征。分析BF的影像特征及误诊原因。 结果 15例患者共17个病灶,1例为双侧发病(双乳各1个病灶),1例单乳2个病灶;中位年龄31岁;9例病灶位于乳腺腺体内,5例(共7个病灶)靠近胸壁,1例病灶位于乳头-乳晕复合体。17个病灶的X线显示合并结构扭曲10例,边缘毛刺样改变8例,均未见钙化。15个病灶MR增强扫描表现为结节或肿块,14个病灶边缘不规则,8个病灶可见毛刺样强化,5个病灶可见“筋膜尾征”。病灶在T1WI上呈等或稍低信号,在T2WI上呈高或混杂信号,弥散加权成像(DWI)上呈稍高或高信号,平均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均>1.25×10-3 mm2/s;增强后时间-信号强化曲线(TIC)为Ⅰ型(上升型)或Ⅱ型(平台型)。 结论 BF发生在腺体内多呈肿块样,若累及浅、深层筋膜组织,则X线上多合并结构扭曲及毛刺样改变,易误诊为恶性病变。MR上多表现为不规则肿块,可见“筋膜尾征”,ADC值及动态增强TIC多提示良性病变,对明确诊断价值较大。
< 1 ... 22 23 24 25 26 ... 35 > 共 35 页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
专属客服·小淘

400-8676768